2020 - 05 15

【Batice】實境化技術發展趨勢 Part 3. 生活提案力帶動技術的激進創新

人類生活的歷史跟科技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何,一直是哲學家們辯論的主題。有人認為,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來自於物質科技的應用,像是共產主義大思想家馬克思(Karl Marx)就指出,人類社會制度的歷史進程與人類的生產力、生產關係有關,而生產力一部分決定於人類使用的工具,因為工具的進步才逐漸的使人類社會從封建制度走向資本主義制度;但有另一派的思想家則強調,人類會根據自己的意識引領人類發展的方向,像是電影理論大師巴贊(AndréBazin)就指出,在電影發展的初期,人們就已經設想著一個3D立體的電影呈現方式,甚至在一些小說家筆下,人們可以隨意地進出到電影故事空間中與電影人物進行互動。不論人類的歷史是被物質所決定,或是人們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歷史,兩種論述在現在看來或許都不是這麼地絕對,也不是真的這麼對立在理論上沒有融合的可能,在此基礎下,科技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科技解決人類什麼樣的問題?科技帶來人類生活上什麼樣的改變?以及人們在現有科技下設想著什麼樣的未來生活?對於理想的未來生活人們如何創新地解決科技障礙?

 

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曾經說過,人類的身體跟所有的動物一樣是有限的,但人類卻會靈活運用周遭環境與製作工具來超越有限的身體,做到許多原本受限的身體所不能達成的事。齊美爾所說的概念我們並不難想像,舉例來說,人類徒步奔跑的速度不如許多動物,但卻懂得馴養馬匹、學會騎乘的技巧來增加自己的速度,當機器時代來臨時,人們更發明了汽車、火車、甚至是飛上天的飛機與太空梭。速度的增進改變了人類整個生活型態,人類的生活範圍從有限的地域擴展到全世界、甚至是外太空;同樣的,當我們要探討實境化世界代表人類總體生活產生什麼樣的翻轉時,可以先從實境化技術解決了人類什麼樣的問題開始談起。除了物理空間的實體世界,早期人們會以宗教的方式去理解看不見的世界、也會去賦予夢境世界意義、或是從作家的筆下來去想像另一個世界;到了電影發明之後,人們開始能夠具體地「看見」一個不同於自己身處的世界。1935年,溫鮑姆(Stanley G. Weinbaum)寫的短篇小說《皮格馬利翁的眼鏡》,描繪了一副能幫助人們進入到電影世界的眼鏡;這也就代表著人們開始想像著一種能夠進入到電影裡的異空間的生活方式。這篇小說的想像,點出一個人類對於生活處境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人們並不滿足於物理實體世界。不論是在宗教看不見的世界、夢境的世界、還是小說家與編劇者們構思的戲劇世界,人們都會想要去那個世界走走看看。而隨著電子技術與數位科技的持續演進,打造一個跟物理世界完全不同的數位世界不再是夢想,AR、VR技術的進步也讓人們真的能親身參與這個人工打造、編寫的數位世界。

 

當然,我們不是說實境化技術的發展,完全就只是為了填補人們對於空間不滿足的渴望。實境化世界之所以成為可能,來自科技發展的多個領域的逐步累積與整合,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項(或很少)單一技術元件的開發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類生活實境化的這個夢想。電腦一開始的發展只是為了計算功能,積體電路的發明目的在於讓電子技術物微型化,LED背光液晶顯示器解決映像管顯示器體積過於龐大的問題。在這些科技物件不斷發展的70多年間,電影持續上映著,雖然電影的科技同樣越來越精細、純熟、也更創新,但人們還是沒能進到電影裡,生活在異空間的想像仍未達成。

 

2007年,Apple公司執行長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發表了第一代iPhone,他說iPhone是一台集寬螢幕iPod(數位隨身聽)、電話以及網際網路於一身的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讓原本手機大廠Nokia一敗塗地,因為它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Apple的產品創新帶動的是生活形態的風潮,不是單純技術的進化。如果我們回到人類對於異空間生活的渴望的角度來看,智慧型手機解決了人們進入數位生活的障礙,讓隨意進入數位世界的生活方式得以一部分達成,所以它打敗了傳統手機,但也因為它只達成部分隨意進出數位世界生活方式的能力,所以未來必然會有取代現有智慧型手機形式的科技物件出現,而依照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的說法,那就是VR。

 

不論是iPhone還是現有的VR裝置,就像前面說過的,它們都不是獨立發展的技術物件,而是將各種既有技術物件整合起來的成果,通常可以把它稱之為「整合性創新」(Integrated Innovation)。整合性創新必須在各個特定領域的技術物件發展基礎上,更進一步朝向產品需求的目的,來達到技術上的創新—以擴增實境設備HoloLens來說,Microsoft便希望自主開發AI協同處理器來增進設備的辨識效能。而除了技術創新,整合性創新有另一個相當重要的命題:在既有技術物件下,人們如何從中找出解決人類生活問題的技術組合?這提問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是必須有辦法提出人類生活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第二則是組合技術物件。於此,我們可以指出「整合性創新」的三個關鍵要素:對人類生活進行提案、整合既有技術、以及關鍵技術研發。「整合性創新」的概念讓我們看到傳統人類歷史發展爭論融合的契機,亦即在有限的處境下,人們對當前提出問題並展開對未來的想像,但必須有當下科技的支持,從既有科技進行技術突破,而新科技再成為人們下一階段想像的基礎。整合性創新不只是人類創意意識的問題,也不只是科技發展的問題,而是整合兩者提出超越人類當下的方法論,必須仰賴人文人才對於人類問題提出洞見、科技人才提出技術支援,是整合二者專長並不斷創新的最終解決方案。

2020 - 05 - 15
EXPLORE
延伸閱讀
SUBMISSION
投稿專區
成為明日趨勢的觀察者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提案力」與「實作力」人才的場域。大轉折(deep shift)時代已經來臨,這社會迫切需要具備未來意識的思維與做法。歡迎加入文舍明日聚場的行動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