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06 04

【Diane】地方創生-不造物的設計?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否隨著時間流轉,越來越趨於斷裂?「孤獨死」這件事情在現代社會變得愈越來越常見。住在隔壁的鄰居若倒臥家中多日,即便只相隔一道牆,因為平常沒有互動,甚至根本不相識,因此也難以發現。當我們望向過去社會,所謂的「道普請」——亦指道路工程、社區的各種事務,皆由社區的大家共同施作完成。這樣的互動模式以及人際之間的連結,是否在現今社會再也不復見?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應該如何拿捏才能夠恰到好處?

        人與人之間,應該維持著恰恰好的連結,而這樣的連結介於過去的道普請與疏離狀態之間。對於現代人來說,人際連結若是過於疏離,會讓人渴望有多一些的社會連結,過於疏離也會讓孤獨死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然而若太過緊密,則會讓人覺得備感壓力且不自在。

        之所以會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正是因為「社區設計」對於現代社會來說越來越重要了。社區設計不但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同時也能夠減少社區中閒置的空間。城市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寂寥,正是因為人們的活動逐漸轉為室內化。以往的戶外活動多,大家會在街上、廣場彈奏樂器或與人交際,但現今,人們大多在室內活動,如百貨公司、會議廳等等⋯⋯,除了舉辦祭典活動外,很難看到人們在公眾場合聚集互動,也造成公共空間的閒置。

最初的社區設計在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當時藉由完美設計「生活容器」產生社群。知名的建築師華特・葛羅培斯說:「從事建築的最終目的在於人際關係。」,因為有感於人際關係越來越淡薄,因此認為若是建造公共設施,如公園、游泳池、體育設施等⋯⋯,變能夠聚集人群,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互動。這樣的設計在某程度看來,確實能夠凝聚人群,但正因為設計這些「生活容器」的人是建築師,而非真正的使用者,因此也造成設施不符使用者需求,而變成蚊子館的狀態。而後出現的社區設計2.0,提倡讓社群參與設計公共設施,藉由真正使用者的意見,也較能夠避免設施不符需求的狀況,同時,也能提高社群意識,讓大家更關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但一旦預計建造的設施建造完成,人們也沒有繼續參與討論的理由,因此原先建立起的社群,就很容易因此煙消雲散。因此作者提出了社區設計3.0,不以建造物品為主,而是建立人際關係。

        以筆者目前正在規劃的計劃案-「雙濱生活趣」為例,地方創生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見雙濱,因而增加就業機會,促進青年回流。在這過程中,除了計畫團隊必須透過田野去挖掘雙濱的故事外,在地人也必須參與創生的過程。在這之中,並沒有透過建造任何建物以凝聚在地人,而是人際關係之間的連結。在地人對於自己所在的地方有歸屬感,因而願意為了這個地方付出,也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的力量,讓地方變得更好。

        不造物的設計,除了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維持一定的連結外,也能夠藉此提升社群意識,讓地方變得更好。人一旦改變,地域便會跟著改變。

 

2021 - 06 - 04
EXPLORE
延伸閱讀
SUBMISSION
投稿專區
成為明日趨勢的觀察者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提案力」與「實作力」人才的場域。大轉折(deep shift)時代已經來臨,這社會迫切需要具備未來意識的思維與做法。歡迎加入文舍明日聚場的行動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