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想要參與藝文活動的方式,已不再侷限於教養式的傳統美術館和博物館,越來越多的選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新興的展覽和藝廊以年輕活潑的形式吸引現代人的目光。藝術從原本高高在上的姿態處於殿堂級的位置,反而是變得更加「接地氣」地貼近普羅大眾,而是什麼讓藝術「世俗化」呢?
「錢暴後的暗處,操作下的21世紀藝術市場」一書中指出,藝術市場的交易量在2005至2015的十年間達到了633億美元的產值,其中現代的媒體和社交網路興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界的運作方式,柏林藝術顧問兼作家馬爾塔·吉尼普(Marta Gnyp)寫到:「名人文化和時尚的交叉傳播讓當代藝術,尤其是藝術活動成為一種享樂、歡愉和獨特性的認證」。尤以現在媒體將藝術的形象包裝,藝術家的頭銜等同於名流,賺大錢之餘又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藝術家開始經營自己有識別度、風格一致的品牌,報章雜誌、網站等媒體報導宣傳和時尚及奢侈品結合的藝術品、商品和展覽,在全球不斷擴增的雙年展、藝術博覽會,各種名牌和聯名商品也層出不窮,藝術變成一種優越的象徵,人們追尋著潮流名牌和展覽,私人收藏家和富豪們交易收藏藝術品,藝術家和商人也從中獲利,樂此不疲。
此外「網紅現象」助長了藝術商業世俗化的趨勢,假使一位名人在一個展覽打卡拍照,附加地標和主題標籤(hashtag),便會使許多的網民粉絲趨之若鶩,跟風的文化一方面增加了展覽和美術館的來客數,但本質上這「藝術性」並沒有傳達出去,即便他們對這個展覽並沒有興趣,甚至對其中的藝術品興趣缺缺,人們只在乎是否有拍到好的照片,如同他們所追尋的名人網紅一樣,參與其中。
網紅所展示的完美生活讓人嚮往,所導致的跟風文化也可以錯失恐懼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來解釋,錯失恐懼症又稱社群恐慌症,指的是人們心裡一種患得患失的持續性焦慮,對於和他人產生連結的渴望,通常會害怕某個自己不在的場合發生了非常有意義和美好的事情,簡言之就是害怕錯過。社交媒體網站很大程度上促發了錯失恐懼心理,人們專注於別人表面上美好的生活,而感到自卑、嫉妒等消極的負面情感。
藝術的世俗化一方面讓藝術不再只有上流階級的人們能夠參與,更多的社會大眾也可以一同參與,但另外一方面藝術也逐漸的商業化,受到商人媒體的操作擺佈。在現在這個時代,要如何不被媒體操控、不受社交網路影響,好好的欣賞和參與藝術呢?你可以試試不看藝評分析、不看名人推薦,
找一個你真的有興趣的展覽或美術館,不帶手機出門,不拍照,降低自己被社交網路影響和接觸的機會,然後好好的、不受干擾的欣賞藝術品,心領神會。但總會有一些藝術品就是看不懂,無法理解,那也沒關係,因為這就是「藝術」嘛!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错失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