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01 29

【偷筆】現場電影的可能性

科技日新月異,當今的數位化對於影視產業結構造成了根本性的影響。每日湧現的新技術,為創作者提供了各式型態的創作模式,衛星通訊和網際網路使得現今的娛樂有著更多的可能。電影的發展已從傳統的感光膠卷、機械製作轉移到電子數位媒體。電影要去電影院看,電視是家中娛樂的主要來源,這一傳統思維模式已經被打破了,影像不再受到時間和地域限制,短則15秒的社群媒體上的限時動態,長至一兩百分鐘的電影長片,網路和影音串流平台的興起,人們可以在隨處觀看這些影像,乃至世界任何角落。

 

創作出影壇不朽經典《教父》(The Godfather) 系列、《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的美國知名電影大師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在其著作《未來的電影》(Live Cinema and Its Techniques) 中提到了一個電影創作的想法:現場電影。此一概念為:將傳統的電影拍攝方式以及現場表演結合。

 

現場電影和電視的發展有很大程度的關係,由傳統錄製好的罐頭式電視節目,到由於衛星轉播的技術,而產生了「現場直播」,舉凡最受歡迎的體育節目,各大頒獎典禮、新聞等,都是採取現場直播的方式,《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 就是一種近似於柯波拉心目中現場電影的電視節目。它是採用現場演出的方式,更加貼近觀眾和現實,也能針對即時的新聞時事做出反應。現場表演的價值和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它的「未知性」和「不可預測性」。

 

2017年日本的後設電影《一屍到底》( カメラをとめるな! ) 在亞洲達到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傳出好萊塢片商有意願翻拍的新聞。這部電影很大程度的表現了柯波拉的「現場電影」的概念,其中心的主題就是一群劇組人員要在重重困難中用「現場直播」和「現場表演」的方式將電影完整呈現給觀眾,藉由電影拍攝成果和電影拍攝背後的「真實」情況的對比引發了許多笑料。這些喜劇效果得歸功給「現場表演」的魅力,舉例來說,現場直播的足球賽和事先預錄好的球賽影像,帶給觀眾的興奮激動和緊張的效果可說是截然的不同。現場表演的即時性和現實感,以及一些畫外元素和瑕疵,

可以賦予觀眾更多的情緒感受,觀眾會產生期待的心理,希望整個表演可以圓滿落幕。

 

《一屍到底》這部電影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是電影中的「電影」,二是「電影」背後工作人員的故事線,但這還是經過了事先錄製剪接好的電影,和柯波拉概念的「現場電影」仍有一定程度的差別,柯波拉也為了實現此目標開設了許多電影工作坊還有拍攝計畫,可以期待他在未來要如何呈現他心目中的「現場電影」。

 
2021 - 01 - 29
EXPLORE
延伸閱讀
SUBMISSION
投稿專區
成為明日趨勢的觀察者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提案力」與「實作力」人才的場域。大轉折(deep shift)時代已經來臨,這社會迫切需要具備未來意識的思維與做法。歡迎加入文舍明日聚場的行動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