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平均會有三次的用餐機會,而當我們品嘗每一口食物時,你是否有想過它們是從哪裡來?又或者是它們是由什麼組成的?因為食品工業化的發展,對於飲食,人們似乎有越來越多的選擇,但究竟什麼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在麥可˙波倫所著作的「雜食者的兩難」中,作者認為當代美國人的飲食,仰賴專家、各種飲食書籍、科學研究等等,全國的飲食習慣常常會因為某科學發現就發生激烈的改變,像1977年的美國為畏懼脂肪的時代,而當今美國畏懼的對象則改為碳水化合物,而這一切皆歸咎於美國沒有扎實的飲食文化。
想到美國的飲食文化,首先聯想到就是「速食文化」,如麥當勞就是美國速食文化蓬勃發展至全世界的成功例子,但速食文化除了不健康的爭議外,其背後所代表著的是資本主義的食品工業化,以速食漢堡中的肉品為例,業者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大量發展畜牧業,但那些動物所居住的牧場,通常活動空間狹小、環境惡劣。為了壓低「價格」,我們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自然與人文的「價值」。此外,速食也改變了我們的用餐方式,它快速、方便,人們不再需要一起在餐桌前食用,你能在路上看見人們邊走邊吃漢堡,但卻很難看見有人邊走邊吃牛肉麵或是排骨飯。除了像麥當勞這類的速食,超市、便利商店裡也有許多的「冷凍速食」,它更是打破了家庭傳統的用餐方式,母親不再擁有對於菜色的主導權,只要會使用微波爐,誰就擁有主導權,連兒童也能「煮」他想吃的。在「雜食者的兩難」中說道,在美國,每天晚上和家人一起坐下用餐的人當中,有47%的人的用餐過程為每個家庭成員走進廚房,從冰箱拿出一份主餐、送進微波爐,最後每個人再都把自己的微波餐點放到餐桌上,一起用餐。這和我們對傳統家庭晚餐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全家共進晚餐的用餐共識,已經因為阻礙資本主義的商業發展而被改變了。
食品工業化的發展除了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上述的改變外,其實仍有許多不勝枚舉的例子,像是超市裡所陳列的食品商品,不管是種類繁多看起來有益健康的各類蔬菜亦或是冷藏冰箱裡一塊塊看起來乾淨衛生的肉品,大部分皆為食品工業化的成果,不可否認的,食品工業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卻也造成我們好像越來越不能了解我們所吃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喪失了與這些食物自然的原始記憶。如果在食用時,我們不只是將食物當成填飽肚子的東西,我們思考:它來自哪裡?它是如何被製造?它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自然文化?這些思考除了可以使我們重新建立起與這些食物之間的連結,而我們也能逐漸找到現代雜食者的飲食新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