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08 14

【欣諭】藝術的向度-從美術館到社區

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隨著政治解嚴與民間力量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1992年政府頒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目的是為了保障文化藝術工作者,其中第九條關於公共藝術的部分 ,則是希望能透過藝術美化公共空間,將藝術從美術館釋放到公共空間;此外,其也期待放置在公共空間的藝術品,能創造公共的審美意識,以及作為藝術公共對話的場域。兩年後,文化政策的轉向開始著重於由下而上、去中心化、公民社會與地方公共性的概念。政府開始積極地將藝術以及文化介入至民眾的生活空間。然而政策的理想性,馬上就會在執行層面上碰壁。藝術創作者以及在地文化開始出現矛盾與衝突的聲音。比方說藝術創作是否要為了與在地文化產生連結,以及維持平衡而放棄藝術自身主體性?若要維持藝術創作者的自身主體性,是否會讓在地的美學與當地歷史文化被掩蓋?關於這兩者之間的拉扯,本文想以空間的角度著手,討論藝術從美術館到社區的是否藝術創作者反而失去了主體性?

 

大台北地區的美術館是座落在台北圓山附近的台北市立美術館。瀏覽歷年的展覽,其策劃了多種國際名畫展、攝影展、時尚主題展、當代藝術展等主題的展覽。在空間上,美術館是個封閉固定式的場域,策展的場地受限於建築空間的限制,展品僅能在有限的空間內極大化作者或是作品本身的展演效果。在微觀個人層次上,當觀眾進到這個場域裡,他們對藝術的認識與接觸在某種程度上是高自由度、高自主性。換句話說,觀眾在美術館內可以選擇與真實世界連結,抑或與真實世界斷裂地詮釋藝術。美術館就像是一張白紙,藝術與人在這張白紙中產生的任何作用都不受限於公共意識、在地文化、政治因素等的影響。藝術創作者的作品維持著高主體性,沒有任何人為的介入讓藝術成為創作者個人意志的展演,另一方面,觀賞作品的觀眾透過在美術館的場域裡,體驗到的則是多元,以及去框架的藝術。

 

當政策介入藝術,當藝術走出美術館,當藝術介入社區,藝術會變成什麼樣呢?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總監孫華翔,提到高雄美麗島站「光之穹頂」已經成為當地重要地標,但最後卻淪為一項政績,被批評失去文化藝術的主體性。此外,孫華翔也發現公共藝術興辦機關或是公共工程機構基本上沒有藝術領域相關背景,為了達到法令規定便開始委外代辦,造成公共藝術近親繁殖,以及公共藝術與在地文化脈絡關係薄弱等現象[1]

 

另一個公共藝術的例子是元智大學的教授阮慶岳在2007年策劃「7-ELEVEN city」的活動策劃,其認為通路系統對於城市的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性。因此邀請八位建築師與80位同學以台北市為出發點,選擇公館站與明德站各自找了四間門市進行門市藝術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阮慶岳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同一個城市裡階級意識與容忍度的差異是很大的,階級越高與收入越高的區域,作品被公共干預的程度越高,例如公館站的作品總是會驚動警察與居民,甚至遭到破壞;相反地,明德站卻沒有公民干預作品的問題[2]

 

從上述的兩個例子來看,一個是政府向外委辦的公共藝術,一個是創作團隊自發性的策劃活動。可以發現城市、社區、乃至到個體對於公共藝術的無形介入。當藝術與在地文化產生拉扯時,藝術被宣稱與在地文化不符,忽略在地歷史脈絡。當藝術進入到公共空間,具有公民意識的人們將會用侵占、打擾、危險等來審視公共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像是「7-ELEVEN city」的其中一個公館門市的策劃,發想者察覺台灣人進入便利商店就如同芬蘭人每天會去桑拿,因此在門市前蓋上一間桑拿,當正式啟動時,但卻因為燒材火導致的煙霧,立刻被居民檢舉。若把層次拉高來看,筆者認為這些矛盾與衝突都難免逃不了本位主義的思考,而不是真正的讓藝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從國外的例子來反思台灣公共藝術的問題,像是在雪梨由Cracking Art Group團隊設計的「Snailovation」的裝置藝術,目的用來提醒環保意識與行動之重要。以及德國某個教堂前開放給各種業餘藝術家來塗鴉椅子,其中有個藝術品「世紀橋梁」其藝術家想傳達戰爭帶來的毀滅,但是他相信透過世代的交替,可以從溝通中學習,藉以避免錯誤的重蹈覆轍。當面對公共藝術總是從本位主義去思考時,那麼藝術已經成了人為介入的產品,甚至更不用期待透過公共藝術來培養公共的審美意識,以及創造藝術公共對話的場域。本位主義的思考邏輯限縮了每位公民對藝術認識的可能性,排除藝術進入生活的可能。然而筆者並非否定藝術與在地文化產生強連結。只是如何將內部(文史工作者或是協會)與外部(藝術創作者)結合在一起,前者提供題材,後者提供創意與技術。從這樣的角度進行,公共藝術可以是很多元的,可以是保有藝術創作者主體性的作品,亦可以是與在地文化與歷史脈絡產生強關聯的作品。



[1] 「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及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環境。但其價值,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文化藝術獎助條例,2002)
[2]孫華協翔、李應平(2018)〈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收入於《影像軌跡2015-2016策展美學》一書。
[3]孫華協翔、李應平(2018)〈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收入於《影像軌跡2015-2016策展美學》一書。
2020 - 08 - 14
EXPLORE
延伸閱讀
SUBMISSION
投稿專區
成為明日趨勢的觀察者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提案力」與「實作力」人才的場域。大轉折(deep shift)時代已經來臨,這社會迫切需要具備未來意識的思維與做法。歡迎加入文舍明日聚場的行動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