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在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日」拍賣會上展出了一件名為《Memories of Passersby I》的藝術裝置。隨然與凱斯‧·哈林、傑夫‧昆斯和草間彌生等知名當代藝術家之作品一同拍賣,它卻成為最受會場內、外競標者與藝評家所矚目的焦點。
《Memories of Passersby I》是德國藝術家Mario Klingemann的作品,由一個內置了電腦系統的木櫃及兩塊螢幕構成。螢幕上不間斷的顯示出扭曲的模擬人臉,不僅展現創作的結果,也同時展現其過程。然而這些不斷變化的人臉並非是由Mario Klingemann所創作,反而是由木櫃中的機械大腦所「生成」而來。
螢幕上的每一張肖像皆由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簡稱GAN)演算法生產而形成。這是一套利用大數據讓兩個不同的神經網路互相對抗,進而使電腦學習的演算法。GAN 由生成器 (Generator)和判斷器 (Discriminator) 兩個神經網絡所組成,前者會參考接收到的數據並嘗試複製出另一套相同的數據,再交由後者判斷是否達成目的。生產出來的影像會在兩個網路之間來回穿梭,直到判斷器無法分辨它與原始數據的不同為止。以《Memories of Passersby I》為例,
藝術家利用了幾千幅17至19世紀的肖像畫作為數據,並調整參數以引導生產標準,而生成器會不斷學習,從無到有地產生圖像流,最終生成作品。
其實,像Mario Klingemann這樣嘗試將GAN技術運用在藝術創作的藝術家並非曠古一人,由三位法國年輕人組成的藝術組織Obvious就曾以相同的技術創造出一系列的虛擬宮廷貴族肖像畫。其中一幅名為《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的肖像畫更是在2018年10月於老字號英國拍賣行佳士得上以$432,000元美金售出,遠超出原先估價的40倍,為有史以來第一件成功在拍賣行上售出的AI藝術品。但是它的成功卻引來外界的批評,有些人認為作品沒有原創性,也有人認為作品的呈現方式抹煞了AI藝術的其他可能性,其中最具爭議的問題莫過於:AI藝術到底算不算是藝術?
自古以來,人們對藝術的本質向來議論紛紜,AI藝術的問世更是拓展開一片藝術的新邊境。若希望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真正應該問的是何謂AI。從科技發展與技術的角度來看,當今的AI科技尚未成熟到可以打造出一台具有獨立創作能力的電腦,包括GAN演算法在內,現在的電腦只能依靠人類提供的數據來模擬出與相仿的成果。換句話說,現階段的AI技術就像是畫筆和顏料一樣,只是藝術家的創作的工具,並非藝家本身。
當認識AI技術的現狀,就明白AI與藝術之間並不是那麼科幻的關係。不可否認的是AI技術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新渠道,也有許多的藝術家像Klingemann一樣更是熱衷於為AI藝術發掘新的表達可能。不論如何,AI將會像當初攝影技術的發明一樣,為藝術立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