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經濟學家彌爾(John Stuart Mill )對於經濟的難題提出:「我們欲望與需求無窮,但資源有限,因此勢必得做出選擇。」因此面對這個難題,過去這幾十年來,資本家與企業聚焦在一次性創新,以大量生產的方式壓低生產成本,透過以量制價的方式來追求更高的利潤,而把創新與創意視為專家責任,稱之為「重複經濟」(repetitive economy)(John Howkins ,2009)。
目前我們正在創意經濟的時代,創意經濟亦如同古典經濟般有效的運用資源以增加財富與福祉。但相反的是,創意經濟當中的創意價值是一種對於創作者或是其他人所產生的意義連結,物品所附加的象徵價值(symbolic value)變得更加重要。從布希亞的論點指出商品除了具有馬克思在商品價值理論中所提出的使用價值(use value)和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還有商品的符號價值(sign value)。
因此在這個創意經濟的社會裡,使用價值、交換價值以及符號價值是一種共存性的型態,創意就是在這個共存性的基礎上產生作用。這亦是David和Tom所強調「創意的生成不須從零開始」,而是幫助人們從舊有的事物當中去發現新的想像以及建構前所未有的創意。然而擁有創意是不夠的,要將創意賦予實踐的同時,創意才會變得有價值與有意義,所以「想法與行動的結合才能產生創意自信,產出新創意的能力與付諸嘗試的勇氣」(David Kelley & Tom Kelley,2013 )。以下透過台灣品牌的例子來說明:
(有藝氏創意整合平台官網)
(一)以人為本的設計-有藝氏創意整合平台
有藝氏提供一個開放式的合作平台,歡迎具有創意的設計師提案,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設計師共同開發Know系列的商品,包含居家、餐飲等。有藝氏的商品理念強調人與物品間的和諧互動,並且專注於每個商品細節,以跳脫既有功能限制,但給使用者在生活上能更加便利,創造美好生活。其中,有藝氏設計出磁吸式漱口杯,利用杯子倒立的方式解決直立漱口杯容易積水孳生細菌,讓杯子因倒立水容易流出而保持杯子乾燥。然而這樣的理念與賈伯斯的理念一曲同工,《揭密-透視賈伯斯驚奇的創新秘訣》一書提出要讓觀察達到成效,你必須置身於人們生活的環境,而不是從自己原本的環境坐井觀天;換言之,創新來自尋常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能夠締造非比尋常的結果(Carmine Gallo,2011)。因此,一位設計實踐者必須懷抱著對目標客群的同理心,在這裡的同理心,即是挑戰自己既有的成見,設身的去思考「人」的問題,將創意和服務對象產生連結。有藝氏透過不同的設計師,形成一個團隊合作,接觸不同的人物和想法,讓自己的思考模式接受挑戰。David和Tom(2004)認為集眾人的智慧比將個人的貢獻加總起來強得多,同時在遇到困難與複雜問題時,集思廣益將會變得更能顯現團隊的價值。
由此,創意就是運用你的想像力,為人們創造一些解決方案或是新的東西,只要有機會產生任何新的想法、解決方案或者處理方法,創意就會在其中發會作用。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可以帶來突破性的創新,也就是所謂的「生活提案」,提出一種生活的願景。
(春一枝官網)
(二)勇敢地實踐-春一枝
2008年春一枝正式成立。春一枝的老闆-李銘煌,原本為台灣塑膠大廠的老闆,住在台東鹿野。在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造成一波嚴重的離農潮、在地失業浪潮以及過去十年茶葉因進口搶市而造成鹿野茶葉衰退,在地進而改種水果(春一枝官方網站)。李銘煌常常收到附近鄰居送的水果,而這些都是「走不進市場」的水果,即過熟的水果。看到鄰居面臨失業以及台東農產品備受種種的外在衝擊,李銘煌決定向農民收購正熟,將這些無法進入市場的水果製成純手工的冰棒,並且使用大量的人力,提供在地就業機會。身為冰棒產業門外漢的李銘煌,花費七年時間不斷研發天然冰棒,至今年產百萬支冰棒。 以「共好」的堅持,帶給台灣農民一個希望,與帶給消費者一份健康,其透過真材實料的冰棒,拒絕利用包裝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社企流,2015)。
這兩個例子中的人物都擁有了創意自信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相信你的創新技巧與能力並不是無法改變的。藉此他們才能持續熱情追求特定目標,同時又搭配著強烈的驅動力、旺盛的好奇心與敏銳的想像力,釋放自己的創意潛能。因此當我們在討論創意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從事創新工作」(doing innovation),而是一種「沈浸於創新」(being innovation)的態度,並將其行之於創作中。
●參考資料David Kelley & Tom Kelley(2014)。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初版)(林育如譯)。台北:聯經(原著出版年:2013)John Howkins(2010)。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初版)(李明譯)。台北:聯灃書報社(原著出版年:2009)社企流,〈Rubies in the Rubble〉,2015/01/23有藝氏創意整合平台:http://uatest.nv.com.tw/index.php社企流,(2015)〈李銘煌—從冰品的門外漢到年銷百萬支冰棒:堅持共好,才走得遠〉。黃博志(2010)〈公平交易冰棒〉,春一枝官方網站:http://www.fruit-ice.com.tw/article/article.php?articleid=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