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吳大學畢業後,我到了胡氏藝術從事策展相關工作,很幸運可以回到母校參與「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的策劃與執行,這也是我第一個完成的專案,從場勘、文史調查,和藝術家以及技術團隊激盪出創意的火花、過程中的反覆溝通到最終活動的實現,對我來說都是相當美好的經驗。在東吳實境藝術節中,或許我們手中擁有的資源及經費無法和其他大型藝術節相比,但是我們願意每年慢慢做,一點一點,相信終究能累積出屬於東吳大學的實境風景。
(實境藝術節導覽活動照 圖/胡氏藝術)
從2017年開始,「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由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及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胡朝聖共同策劃的藝術節。每年邀請藝術家們以不同的想像創作,融合東吳的自然環境與地貌,以實境技術,針對作品進行不同的演繹,深化連結人、科技、自然、藝術與地景的情感記憶,將東吳大學打造成一座擴增和虛擬的實境校園美術館。目前累積共有24位藝術家、29件藝術作品、6件藝術家與學生共同創作,成為全臺擁有最多實境藝術的文化空間。
(實境藝術節導覽活動照 圖/胡氏藝術)
每年我們都會找藝術家設置實體作品,並邀請學生參與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的創作,如原住民藝術家巴豪嵐吉嵐《回歸》,在雙溪校區師生時常聚集的大階梯設置野豬雕塑,期待串起東吳師生們對校園、大地的連結;藝術家成若涵則是帶著東吳大學的學生,把青春的酸甜刻成紙雕,成為藝術家與學生共創的作品。
(藝術家巴豪嵐吉嵐《回歸》/圖 胡氏藝術)
(藝術家成若涵與學生共創《專屬寄憶》/圖 胡氏藝術)
我也很喜歡藝術家陳萬仁,把城中校園的操場,轉化成一座游泳池;Candy Bird透過校內釣魚台的場域歷史巧妙連結到臺灣外籍婚姻的議題,提供觀者另一個思考觀點;藝術家林銓居則是將外雙溪做為作品背景,帶著自己對新科技好奇,思考這所百年校園創校過程,一筆一畫呈現的充滿想像的神話故事。還有一件在中正圖書館的作品,藝術家劉時棟透過拼貼等手法,重組來自雜誌、報紙、廣告的素材,作品從蔣公銅像的耳朵發展出一株花,最後成為一座花園。有趣的是,隨著校園風氣的改變,蔣公銅像從圖書館移到校史室,實體銅像消失了,但我們把銅像轉成數位版本與作品結合,成為另一種歷史的紀錄。我們也期待透過擴增實境藝術,不只是觀眾與螢幕畫面的互動,而是虛擬與實體、空間與作品間的相互融合,使資訊可以更容易理解。突破傳統藝文展覽、美學推廣的限制,以科技技術解放實體空間,藝術家創作也能有更大的敘事空間,不會受到公共藝術永久之材質、表現手法限制。
(陳萬仁《泳者系列》/圖 胡氏藝術)
(左圖:劉時棟《綻放》;右圖:Candy Bird《穿越閘口的四肢與驅幹》/圖 胡氏藝術)
張曼娟《燕子在操場練飛》提到「這個校園有點小,卻是剛剛好,剛剛好,遇見最美好。」這也是我在東吳大學四年很深的感受,感謝在我畢業後的好幾年,我還能透過另一種方式,使東吳的學生在平凡事物裡,因著藝術,剛剛好,遇見這座百年校園的美好。
(能與文舍這群活潑、充滿創意與才華的人共事,更是無比「美好」的事啊!)